(记者 王繁荣)每年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教育保护明天”。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约1.298亿人,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有部分九零后,成了初次确诊糖尿病的患病人群,还有不少年轻人处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等“糖前期”状态。
糖尿病的防治,十分紧迫。
今天上午9点~11点,西安高新医院内分泌科团队在门诊大厅组织了义诊活动。为广大市民免费提供血糖检测、血压检测、糖尿病咨询等服务。
内分泌科主任焦凯教授强调说,糖尿病年轻化趋势明显,抓住关键期,早期干预,部分患者有很大可能实现好转,缓解。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于年轻的,初次确诊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治疗方式。加上患者的饮食控制,高频率运动,患者有望在十几年之内,不使用药物,仅依靠生活方式干预就实现血糖平稳。
内分泌科卫静副主任详细介绍了这种“糖尿病缓解”理念。
首先,糖尿病缓解是指糖尿病患者经过短期强化治疗后可以仅仅靠生活方式干预,即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就可以控制好血糖,这也是大众认为的“逆转糖尿病”。
胰岛素强化治疗是指早期确诊糖尿病的年轻患者,短期内采用注射胰岛素的方法,用外源性胰岛素最大限度的模拟、替代正常人的胰岛素水平,使血糖达到或者接近生理指标。同时让自身胰岛素细胞进入“休息时间”,及时止损,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促进胰岛β细胞恢复。治疗结束后,患者可以免除服药困扰,仅仅通过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就可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29岁的小赵就是这项治疗的受益者。今天趁着义诊的机会,他拿着他近期的血糖监测来复诊。
小赵告诉记者,他是在单位体检时偶然发现空腹血糖是12mmol/L,身体没有任何不适,没想到自己这么年轻就确诊二型糖尿病。刚开始小赵通过饮食运动控制血糖,但是每次测血糖,餐后都是十几,这离达标还差得远。于是小赵在多方打听下找到卫静主任寻求治疗,卫静主任为他尝试了胰岛素强化治疗,今天已经是治疗满两个月,小赵瘦了14斤,血糖也恢复到了正常水平。后续再进行一个月治疗后就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去维持血糖水平了。
卫静主任告诉记者,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胰岛素无疑是医生的好帮手,但由于多数人对胰岛素不了解,甚至有患者勿信谣言,以为胰岛素会产生依赖。“胰岛功能是可以恢复和改善的,胰岛素的治疗也并不是一经开始就无法停止的,不会成瘾或者依赖。”早期启动胰岛素治疗的首要目的不仅限于减少高血糖危害,更重要的是防止胰岛分泌功能的进一步丧失,从而延缓二型糖尿病持续进展的病程。
运动、饮食、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及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这五个方面环环相扣,缺一不可。